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 > 正文

今日最新!开封市祥符区:“第一书记”李建东——责任温暖民心


(资料图片)

春分刚过,正是庄稼生长的关键时期,祥符区半坡店乡黄龙庙村田间地头呈现出繁忙的农耕景象。驻村第一书记李建东带着几名村干部,沿着田间便道察看村里的小麦、大蒜生长情况。“今年准备种植什么作物?”“化肥准备得怎么样?”一上午下来,李建东的笔记本上已记载了满满一页。回到村委会办公室,还没来得及喝口水,手机响了起来:“李书记,我家旧房要翻修,请你过来帮我看看。”挂断电话,李建东立马赶往村民郭庆辉家中。李建东奔赴祥符区半坡店乡黄龙庙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,田间地头有他铿锵的脚步,走街入户有他忙碌的身影,谋划发展有他清晰的思路。他和群众心往一处想,劲儿往一处使,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黄龙庙村徐徐绘就。

建强基层组织筑牢战斗“堡垒”“党建兴则事业兴,党建强则乡村强。建强村级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。”入村伊始,在深入走访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础上,李建东从党建工作入手,打出一套“组合拳”,着力推进学习常态化,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。加强村党组织阵地建设,提升服务功能,是李建东驻村后面对的第一个现实问题。为此,他整合多方资源,争取资金帮助村里改善硬件基础条件。在日常工作中,他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党员“5+N”主题党日等制度,带领大家学习“20大”会议精神,通过学习、座谈、讲党课、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方式,解决班子发展信心不足、创新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,进一步提升党员的荣誉感和先锋模范意识,使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。“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。办好农村的事情,实现乡村振兴,村党组织必须坚强,党员队伍必须过硬。”黄龙庙村支部书记时学的说,如今,大家紧紧拧成了一股绳,干事创业热情高涨,要把村里的事办实办好。

发展绿色经济挺起乡村“脊梁”绿色蔬菜种植大棚和蛋鸡养殖是黄龙庙村村民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,乡村振兴、产业先行,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合作社,李建东钻进蔬菜大棚、养鸡场,和种植户、养殖户促膝长谈,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,找门路、想办法、积极化解。黄龙庙村有高标准农田5700亩,李建东带领村干部,新打机井67眼,新建生产路6公里,新建桥12座,增强了农作物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,使庄稼“旱涝保收”,以实际行动保证粮食安全这项重要国策。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“颜值”走进黄龙庙村,道路干净、庭院整洁,房前屋后有花有草,洋溢着乡村的恬静美好。在过去,村里存在人居环境“脏乱差”的现象,村民虽然反映强烈,但整治后不久就又死灰复燃。李建东来到村里,积极的变化便开始出现。人居环境整治之初,不少村民对整治工作不太理解,不愿意配合。为了扭转村民陈旧的思想观念,李建东带领村社干部耐心地做思想工作,发动党员和村民代表主动当好宣传员,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让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人心。经过不懈努力,村民从抵触变为理解,再由理解变为主动参与,加速推进了人居环境整治行动。

办实事解难题“驻”进群众心里“你跟群众有多近,群众对你就有多亲。”李建东看来,和群众打交道,最管用的就是一颗真心。驻村以来,李建东走家串户,与群众拉家常、谋发展,了解群众所思所盼,摸清了村情民意,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荣士宣是村里的脱贫户,妻子患有慢性病,儿子不幸去世,老两口抚养三个孩子,李建东有时间就上门看望,送去米、油等生活物资,帮他打扫房前屋后,陪他拉家常,让他感受到温暖。“李书记对我好,就像自家的亲戚一样。”说起李建东,荣士宣总是连连称赞。脚下沾满多少泥土,心中就有多少真情。接触得多了,李建东很快和村民们交上了朋友。村民口中的“李书记”,也越喊越顺口,越喊越亲热。“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,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。”李建东说,村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,他们脸上淳朴真诚的笑容,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赏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